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六批省級風景名勝區的通知
浙政發〔2006〕6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風景名勝資源,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促進旅游事業發展,經研究,同意寧波天童——五龍潭等5處風景名勝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泰順承天氡
泉景區納入九峰省級風景名勝區。
各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的市、縣(市、區)政府和各級風景名勝行政主管部門,要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對風景名勝區工作的領導,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
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切實把風景名勝區保護好、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為豐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發揮積極的作用。
附件:浙江省第六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名單及簡介
二○○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浙江省第六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名單及簡介
〔天童——五龍潭〕位于寧波市鄞州區,由天童、五龍潭、阿育王寺三大景區、154個景源組成,總面積58.6平方公里。景區文化底蘊深厚,擁有
1700多年歷史且總體格局和建筑風貌保存完好的天童寺、阿育王寺,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并留下了眾多詩詞歌賦。天童是浙江東部唯一保存較好的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植物種類豐富,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景區內自然風光旖旎,飛瀑幽潭,形態多變;奇峰怪石,別有風韻。
〔三衢石林〕位于常山縣宋畈鄉,由三衢山、小古山、大古山三部分組成,總面積約26平方公里。景區內巖溶地貌分布面積大,類型多樣,發育有多種多樣的石芽、溶溝、峽谷以及由崩塌形成的天坑、水流形成的溶井、溶洞等,巖層中還分布有豐富的筆石、珊瑚、腕足類古生物化石,極具科普、科考價值。景區內植物多樣性明顯,涵蓋了常綠與落葉的喬、灌、藤、蕨、草等多種類型,發現有我國特有的植物黑殼楠,以及在灰巖層罕見的浙江樟、紫楠等。
〔下渚湖〕位于德清縣縣城武康郊區,為浙江省第五大內陸湖,由濕地景區、防風山景區和云岫寺景區組成,面積36.5平方公里。濕地湖面或開闊如漾,水天一色,或狹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蕩的島嶼沙渚土墩形態各異,港灣交錯,宛如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宮,輔以蘆葦成片、野鴨群息、白鷺點點,一派原始質樸、野趣橫生的自然風光。二百年前,劇作家洪昇有詩曰:地裂防風國,天開下渚湖,三山浮水樹,千港劃菰蘆。景區文化內涵豐富,擁有壽昌橋、云岫寺2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馬家浜文化遺址、青瓷窯址等,此外還有流傳四千多年的防風神話、“封山十景”和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鄉土茶道”——打茶會。
〔白露山——芝堰〕位于蘭溪市西北部,總面積43.71平方公里。白露山為道教名山,慧教禪寺保存完好。山上植被蔥郁,峰石奇異。山體在燕山運動的構造下,形成塊狀山體,出現了著名的斷層,有“玉帶懷抱”之美稱。芝堰古村環境優美,整體風貌和歷史建筑保存完好,文物集中,尤以“九堂一街”為代表。整個風景區山水自然風光與古村田園風情相融合,具有較高的觀光游覽和科普教育功能。
〔云中大漈〕位于景寧畬族自治縣中南部,總面積56.9平方公里。區內風景名勝資源豐富,有峽谷奇峰、溪澗飛瀑、云海日出和參天古樹等自然資源,又有古寺廊橋、畬鄉民俗等人文資源。區內生物多樣性十分突出,是我省植物資源寶庫,科學價值較高,而千年柳杉王和千畝猴頭杜鵑等景觀更是省內罕見。整個區域內空氣清新,水體潔凈,環境清幽,生態質量優越,是絕佳的避暑勝地。特別是區內祠院寺三建同址,儒釋道三教同流的奇特宗教文化現象,更具有歷史研究價值。